2021年1月31日,我館與昆明教育電視臺《云南研學之旅欄目》開展了“探索高原秘境-博物•潤物科學文化主題研學之旅”民博站的研學活動。
參加研學活動的是一批活潑好學的“小學者們”,本次研學班重點開展了學習制作“皮影”活動。由云南省美術特色工作室-皮影特色工作室主持人陳俊蓉老師以少數民族皮影實物,為同學們介紹了皮影的起源及云南皮影的特點:“三尺生綃做戲臺,全憑十指逞詼諧。有時明月燈窗下,一笑還從掌中來。”皮影文化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內容,云南皮影有大、小兩種類型。大皮影為騰沖皮影,流行于滇西,影偶用牛皮雕刻,影人高大古樸、裝飾性強,極富少數民族風韻。小皮影分布于昆明一帶,目前幾近絕跡。陳老師強調皮影戲從八十年代至今,逐漸退出舞臺,已成為瀕危藝術形式,呼吁大家珍惜保護傳統(tǒng)民俗文化。在陳老師帶領下,同學們紛紛動手,制作屬于自己的皮影。制作完成后同學們進入皮影后臺學習了皮影人物的活動技巧,最后同學們投身到皮影劇的演繹中。這次活動同學們都興致勃勃的融入到皮影人物制作和皮影戲的演繹中,讓大家在感受傳統(tǒng)文化魅力的同時增加對民族、民俗文化的濃厚興趣。
活動期間,在講解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參觀了 《民族服飾與制作工藝》、《民間瓦當》、《民族民間面具》等展覽,面對對獨具民族特色的陳列展覽以及云南少數民族各類精美絕倫的展品,專心致志地聽講解,不時向講解員請教,記下自己的所見、所聞與所想,流露出無比自豪的神情。
通過本次活動,使同學們對家鄉(xiāng)的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激發(fā)了同學們對本土民族歷史文化的探索欲望,有效發(fā)揮了博物館作為社會教育基地的作用和功能。同時為我館積極探索社會資源進博物館提供了珍貴經驗。